大學課程-群書治要


大學課程-群書治要

...

緣起

《群書治要》乃集中國古聖先王修齊治平之理念、智慧、方法、經驗、效果的集大成,亦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積累下來的文化結晶。這部寶典既能幫助唐太宗開創「貞觀之治」,奠定大唐三百年盛世的基礎,也必能為當今各階層領導者,提供珍貴借鑑。不僅如此,對於不同領域、不同身分的社會大眾,此書也是身心安樂、家庭幸福、事業永續的智慧源泉。
本中心導師釋淨空老教授念念不忘中華文化的承傳,二O一O年底,幸蒙祖宗庇佑,這套寶典最終送到了導師手中。老人家深知此書是解決當今社會問題的一劑良方,歡喜不已,立即委託世界書局翻印流通。導師在馬來西亞拜訪首相納吉與前首相馬哈迪時,簡略的介紹了《群書治要》內容,兩位長者當時便迫切的表示想看到英文譯本。
導師由此想到,可從《群書治要》中節錄,選成三百六十條,譯成白話文並翻譯成各國文字,方便大眾每天閱讀。本中心由此承擔了編輯《群書治要三六O》並譯成英文的任務。導師預計在若干年間,每年從《群書治要》當中選取三百六十條原文,並譯成各種不同國家的文字、語言在全世界流通。導師認為,這是中國對於整個世界和平做出最大的貢獻。
《群書治要三六O》的編譯工作剛開展,隨即得到了全球各地許多仁人志士的協助,在此一併致上真誠的謝意! 由於編輯組德行、學識有限,本書定有許多疏漏之處,懇請諸位仁者不吝賜教。衷心祝福每位讀者在古聖先賢智慧的引領下,身心和諧、家庭和樂、事業和順;亦祈盼希望本書能幫助社會化解衝突、消弭對立,走向安定、幸福、美滿、和平的大同世界!讓我們攜手並 進,共創和諧!

一、多元宗教文化共存共榮

中國的唐朝,是一個多元文化共存共榮的美好時代。唐太宗李世民寬宏雅量、兼容並蓄,虛心學習各種宗教和聖哲學派的典籍,帶動全國百姓學習聖賢教育。他不僅是佛教的護法,而且是所有宗教的總護法。他真正歡喜宗教、愛護宗教,對各個宗教都能夠優容接納、平等對待。各個宗教之中真正有修行、有德行、有學問的大德,太宗都奉之為國師,常常向他們請教和學習。
貞觀九年傳教士阿羅本(Alopen)將基督教傳入中國,時稱景教,太宗遣派宰相房玄齡至西郊迎之。貞觀十二年,太宗頒下「敕建波斯寺」,詔准其傳教,並於長安義寧坊建教堂一所。
唐朝時期伊斯蘭教也傳到中國,貞觀年間已有大食國人(阿拉伯人)來通好。當時穆罕默德還在世,其弟子斡葛思曾到廣州傳播伊斯蘭教。唐朝政府對伊斯蘭教十分寬容尊重,帝王還幫助僑居中國的穆斯林大食兵「敕建」了一座清真寺。
這是國家以平等來對待各個宗教,因為不同宗教都是神聖與先知智慧經驗的良善教育,能夠幫助國家教化大眾,達到人民和睦相處、社會安定和諧的功效。因此, 湯恩比博士曾經說過,假如讓他再活一次, 重新選擇出生的城市,他會捨棄二十世紀的倫敦,選擇七世紀的長安(唐朝首都)。

二、文化世界帶來安定與和平

古聖先賢之文化教育,的確能為全世界帶來永恆之安定和平。最極關鍵者,即學習者本身,必須真正認識傳統文化,斷疑啟信。聖賢傳統文化實為一切眾生自性流露, 超越時空,亙古彌新。學習關鍵,端在「誠敬」二字。若對古聖先賢之教育毫無誠敬,縱遍覽群籍,亦難獲實益。即使連博學大智的聖者孔子,面對傳統文化的態度都是「述而不作、信而好古」,充分表達出內心的誠敬之情,因此他的成就極高,被尊為至聖先師,堪為萬世師表,這正是我們學習誠敬的好榜樣。
過去孫中山先生於三民主義講演中(民族主義第四講)曾云,「歐洲的科學發達、 物質文明的進步,不過是近來二百多年的事。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,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。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,但是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,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,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,去補救他們科學之偏。」《群書治要》正是中國政治哲學的精粹,既能作為世界各國領袖的重要施政參考,也能補救現代科學之偏。
中國老祖宗留傳至今的治國智慧、理念、方法、經驗與成效,均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的寶藏結晶。《群書治要》至珍至貴,尤其對於現代世界,其意義與價值更是非凡。果能世界各國、各黨、各級領導共同學習,深解落實,則和諧社會、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。
為方便現代人閱讀,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的蔡禮旭老師出版了《群書治要 360》(三百六十句節要,並且翻成英文)。中國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期也出版了《白話譯注》和《古註 集解》,可作參考。